激活消費潛能 讓“宿州味道”香飄更遠
近日,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為農產品消費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方向。對于擁有豐富農產品資源的宿州來說,如何借這股東風,進一步激活本地農產品消費市場,值得深入探討。
我市地處黃淮海平原,自然條件優越,農產品資源豐富多樣。泗縣山芋、碭山酥梨、蕭縣羊肉、埇橋燒雞、靈璧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早已聲名遠揚。近年來,我市在農產品發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積極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通過舉辦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推動本地農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然而,在農產品消費領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供給端來看,我市農產品的品質和品牌仍有提升空間。盡管特色農產品眾多,但部分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程度不高,導致品質參差不齊。在品牌建設方面,雖然擁有一些知名品牌,但品牌影響力主要集中在周邊地區,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流通環節,我市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物流配送也存在短板。線下銷售主要依賴傳統的農貿市場和商超,銷售范圍有限;線上銷售雖然發展迅速,但電商平臺的運營水平和服務質量還有待提升。物流配送方面,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冷鏈物流發展還不夠充分,導致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較大,影響了農產品的新鮮度和銷售價格。
《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向。在優化供給端方面,我們應加大對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品質。加強品牌建設和保護,挖掘農產品的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創新流通端是促進農產品消費的關鍵。一方面,要拓寬線下消費渠道,積極開展各類農產品促銷活動,加強與餐飲、旅游等行業的融合,豐富農產品消費場景。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培育本土農民主播,開展鄉村鄉味主題直播活動,打造有影響力的農產品直播專區。同時,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鏈物流體系,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激活市場端同樣不容忽視。我們應積極推進農文旅融合,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鎮”,開發農事體驗、手工制作、科普研學等項目,帶動當地食材銷售。強化品牌引領,通過舉辦農產品品牌評選活動等方式,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心。組織專題科普宣傳,倡導營養健康消費,引導消費者增加對優質農產品的消費。
《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為農產品消費市場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應以此為契機,立足本地實際,從優化供給端、創新流通端、激活市場端等方面入手,精準施策,久久為功,不斷激發農產品消費潛力,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讓宿州特色農產品香飄更遠,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 曾慶芳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調研全面從嚴治黨工作 08-05
-
2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04
-
3上半年宿州市水利建設投資增幅全省第一 08-04
-
4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順利實現“雙過半” 08-02
-
5全市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08-01
-
6楊軍任東走訪慰問駐宿部隊和消防救援人員 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