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搶收搶烘秋糧 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糧生產在全年糧食產量中占比較大。確保秋糧豐收到手,能夠持續夯實“三農”基本盤,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糧食穩,天下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安徽考察,對我省農村改革、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一直寄予殷切期望。他強調:“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江淮糧倉,扛牢糧食保供責任。”作為國家重要糧食主產地,各地各部門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把秋糧豐收作為守護糧食安全的關鍵一環,以實干護航豐產。
然而,今年秋糧秋收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尤其是黃淮地區包括皖北等地持續陰雨,導致田間泥濘,秋收進度受阻,這不僅影響產量,更對糧食質量造成威脅。能否有效應對這些難題,成為檢驗農業生產保障能力的關鍵考驗。
高效調度農機,為搶收按下“加速鍵”。農業機械化是提升秋糧收獲效率的核心支撐,尤其在當前天氣條件多變的情況下,農機的高效運轉直接決定搶收主動權。各地應充分利用降雨間歇期,搭建信息化農機調度網格,通過實時對接機手與農戶,打破信息壁壘,讓履帶式收割機“動起來、跑起來、轉起來”。同時,提前做好農機檢修保養,組建應急作業服務隊,切實保障農機健康投入作業。
強化烘干保障,守住糧食“安全關”。收獲只是秋糧生產的上半場,烘干環節若跟不上,潮濕天氣極易導致糧食霉變、發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各地應充分調動烘干設備、烘干場地、烘干企業的積極性,讓收獲的糧食能及時烘干。要全面梳理本地烘干設備數量、分布及烘干能力,引導轄區各類烘干主體全面啟動糧食烘干作業,對于烘干能力有缺口的地區,進一步明確相關機具補貼事項,做好烘干支援,實現供需對接。
補齊人力短板,確保收獲“無死角”。在農業機械化快速推進的當下,仍有小、零、散地塊及低洼地等不適宜收割機作業的區域,這些小地塊若忽視,同樣會造成糧食損失。要積極組織人力開展采收面積較小的地塊,組織農戶聯合起來,引導小地塊農戶抱團合作,通過互換人工、按畝計酬等方式,將分散的人力集中起來,確保每一塊耕地的秋糧都能應收可收,實現收獲“無死角”。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秋糧收獲季的每一項舉措都承載著守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在這場與天氣賽跑、與時間較勁的秋收攻堅戰中,全市黨員干部必須主動靠前,深入一線,始終以擔當者的姿態、行動者的自覺,守護好農民的“糧袋子”“錢袋子”,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為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 慕青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任東督導靈璧縣經濟運行工作 10-23
-
2
-
3楊軍主持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10-21
-
41至9月宿州市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1億元 10-18
-
5楊軍與馬宗立舉行工作會談 10-17
-
6前九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32.21億元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