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新路徑,通過一系列務實且富有成效的舉措,推動非公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強化政治引領 凝聚發展共識
我市始終把政治引領放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首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8920余場次,舉辦專題宣講248場,覆蓋黨員1.9萬人次。
各地園區紛紛創新學習模式,宿州經開區積極探索“線下+線上”融合教育模式,打造“車間黨課”“午間課堂”等特色品牌,開展靈活學習200余場;泗縣經濟開發區邀請市縣領導、專家學者開展專題宣講6場,組織黨支部書記講專題黨課198場次,覆蓋黨支部書記、黨建業務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300余名;市高新區舉辦黨建工作培訓班4期,推薦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黨務人員、入黨積極分子等100余人參加培訓學習,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和業務能力。
深化產業鏈黨建 驅動產業騰飛
立足園區產業特色,全市構建起“市委‘兩新’工委—縣區委‘兩新’工委—園區黨工委—企業黨組織”四級聯動體系,圍繞機械制造、軸承、綠色家居等13條重點產業鏈,同步推進項目落地與黨組織組建,深度融合黨建與產業發展。
靈璧縣實施“紅鏈賦能、助企發展”產業鏈黨建品牌創建工程,按照“1+N+X”的組織框架組建軸承產業鏈黨委,推動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融合共促。截至目前,共組織鏈上企業開展交流座談12次,實現了上下游企業縱向、橫向全方位聯通;宿馬園區緊緊圍繞“智能裝備制造、綠色造紙”兩大主導產業建立2條產業鏈黨委,深入實施紅“鏈”賦能,“益”企發展行動,推動構建園區黨建和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聚焦助企紓困 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有難題,黨建來搭橋。”我市以黨建為橋梁,整合涉企部門資源,打造“黨建+服務”機制,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截至目前,全市園區借助“企業家沙龍”、黨建工作指導員“問題幫辦”等平臺,成功解決企業融資、用工、技術等難題1000余個,有力保障了企業正常運轉。
泗縣經濟開發區錨定目標、攻堅克難,產業發展提檔升級,項目建設提速增效,“雙招雙引”成果顯現,科技創新動能澎湃,為全縣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堅實支撐,一年為70余家企業破解發展難題200余個;蕭縣經濟開發區立足“全員包保、全程代辦、全域覆蓋”工作理念,開展駐點包保服務,黨建指導員定期到企開展政策宣講、技能培訓、現場幫辦等工作。
培育先進典型 發揮示范效應
我市大力推進“一園一品、一企一特”黨建品牌建設,培育出眾多優秀黨組織。截至目前,全市園區擁有省級“雙強六好”黨組織14個、市級67個,省級黨建示范點5個。
安徽佳力奇、宿州小馬電子商務、市高新區阿爾法數字科技等公司黨支部脫穎而出,分別榮獲省級示范點、“省互聯網行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三強三好”互聯網企業黨組織等榮譽。安徽家瑞軸承有限公司黨支部“融入式”黨建推動產品產量全國第一,安徽高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黨員技術團隊牽頭研發新能源零部件,躋身國家級“小巨人”企業行列,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的濃厚氛圍。
加強隊伍建設 提升能力素質
我市實施“頭雁工程”,精心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推動90%的黨組織書記進入企業管理層,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為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融合提供組織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園區發展非公企業黨員190名,技術骨干、管理人員占比69.4%,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蕭縣經濟開發區采取“周末工程師”“黨員智囊團”等形式引進長三角地區高層次和緊缺人才,培育省“115”產業創新團隊2支、皖北產業創新團隊4支、省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支,引進高層次人才79名、柔性和全職創新創業人才238名,新大陸院士工作站獲評省級優秀工作站;碭山開發區組建皖北產業創新團隊1支(安徽泰萊德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高端變頻器控制系統開發與應用創新團隊”),申報省江淮英才培養計劃杰出人才1人(安徽壹度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繩惠展),積極推動10家企業與高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以黨建引領激活企業發展動能。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深化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不斷推動非公企業黨建與園區建設互促共進,為宿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紅色動能,奮力書寫黨建引領園區發展新篇章。
拂曉報通訊員 曹靜波 夏宇 董婉星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