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專章部署,明確了“十五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任務和政策舉措。連日來,全市“三農”領域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全會精神,深學細悟、篤信篤行。大家紛紛表示,全會為未來“三農”工作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將努力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宿州現代農業強市建設的生動實踐,以“皖北糧倉”的擔當、科創賦能的活力、數字振興的闖勁,奮力譜寫農業農村現代化宿州新篇章。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總結評價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我們將緊扣全會要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夯實生產基礎,壯大特色產業,持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深入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讓宿州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宿州樣板’。”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安文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牢牢把握“三農”工作重中之重戰略地位,聚焦都市型、創新型、融合型發展特征,認真落實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具體部署,高水平建設具有宿州特色的現代農業強市。
作為“皖北糧倉”的核心區域、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埇橋區堅決扛起全市“農業大區”責任擔當,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富民強村”跑出“加速度”。埇橋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桂晨表示,將錨定“建設現代農業強區,打造生態宜居和美家園”愿景,以抓好“穩生產、強產業、優環境、促治理、抓改革、守底線”重點,實現“產業興、農民富、集體強、環境美、鄉風好”為目標,重點實施糧油單產提升、農工商齊頭并進、農文旅融合提升等工程,做好符離集燒雞、埇橋大豆、夾溝香稻米等“土特產”文章,加快推動“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轉變。
靈璧縣作為鄉村數字化振興的標桿,構建起縣、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直播體系,鎮、村陸續開通200多個“文明實踐直播間”。靈璧縣朝陽鎮黨委書記宋銳表示,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抓好主導產業,筑牢發展根基,深化三產融合,拓展增值空間,探索“農業+直播+文旅”發展模式,形成“農文旅融合、景村人共生”的發展生態;加強“新農人”培育,讓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
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主任張梅表示,園區上下將全面落實全會關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探索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圍繞智慧農業、生物育種、綠色食品等5個細分賽道,推動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發展支撐,以創新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向“高”攀登、向“智”發力、向“科”而行,力爭成為具有皖北特色、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中國種業之都”。
埇橋區大豆科技小院負責人陳長軍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與推廣,搶占科技制高點,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促進智慧大豆技術和優質大豆產業創新,推動科技、教育、人才融合發展,讓更多大學生、新農人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
■ 記者 楊雪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