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豐收綴滿枝 產業富民有“甜”頭
日前,記者走進埇橋區符離鎮橫口村高皇山種植專業合作社,只見一排排葡萄架整齊排列,一串串色澤飽滿的葡萄沉甸甸地掛在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幾位游客提著竹籃穿梭其間,一邊在嫩綠的葉子中精心挑選成熟的葡萄,一邊拿出手機記錄這開心的瞬間。
“這個時段的‘夏黑’色澤鮮亮、果肉飽滿、口感清甜,很受消費者喜歡。”合作社負責人彭正忠望著采摘的人群,眼角藏不住笑意,“為了符合市場需求,延長銷售期,我們選了20多個品種,從6月底開始,陽光玫瑰、巨峰等品種輪番成熟,能讓大家吃足3個月的新鮮葡萄。”
從18個棚60畝地,到如今100余畝葡萄園,彭正忠的“葡萄版圖”越擴越大。“現在一畝地能結近4000斤葡萄,除了游客現場采摘,還拓展了路邊擺攤、團購訂單等銷售模式。”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多元銷售讓葡萄走得更快,今年產值有望突破100萬元。
葡萄藤爬高的不只是果實,還有村民的收入。“我家離這很近,除草、剪枝、分揀、包裝,一天能掙百十來塊,還學到了技術!”正在分揀葡萄的張秀芳手上麻利,話語里滿是實在,“在合作社干活,不僅能有穩定的收入,還能照顧家里,比打工舒心多了。”像張秀芳這樣在合作社務工的村民還有很多,他們或是負責日常的葡萄園管護,或是在采摘季幫忙分揀、包裝葡萄。
看著滿園碩果,彭正忠心里已有新盤算。“下半年,我打算再流轉十多畝地,擴大葡萄種植規模,引進新品種。”他望著遠處的田壟,眼里有光,“要帶動更多村民依靠‘甜蜜產業’鼓起‘錢袋子’,一起過上‘甜日子’。” 記者 邵子育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在埇橋區調研 07-26
-
2全市黨委和政府辦公室主任會議召開 07-19
-
3全市重點項目謀劃推進會召開 07-19
-
41-6月宿州市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21.13億元 07-18
-
5別出“新材” 集鏈成群 07-15
-
6上半年宿州市科技創新創業向上向好 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