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紅利”變現“發展實力”
近日,走進碭山縣關帝廟鎮黃屯村電商直播間,新農人主播們正熱情洋溢地介紹著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網友的留言和訂單在屏幕上不斷滾動。
曾經,黃屯村是傳統農業村,產業結構單一,村民靠天吃飯,農產品銷售渠道狹窄,如今,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商直播成為鄉村發展的新引擎。“西瓜大量上市時,四個直播間同時開播,每場直播都有一萬多粉絲觀看。”黃屯村黨總支書記李邦儉介紹道。
近年來,碭山縣緊跟電商“潮頭”,讓農民的致富夢想照進現實。田間地頭的累累碩果,通過一部部手機、一個個直播間,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演繹出“小屏幕撬動大市場”的精彩故事。
“我們村投入150萬元打造電商直播基地,培育本土電商,探索‘合作社+人才’合作模式,形成線上引流、線下獲客、全程增收的電商生態。”李邦儉說。同時,該村通過技能培訓、政策扶持,吸引青年返鄉創業,帶動農戶參與特色種植,構建起“本土人才引領、村民共同參與”的新格局。
搭乘直播賣貨的東風,黃屯村用兩年時間一躍成為集體經濟百萬強村。為了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市場信任度,黃屯村將信用村建設與電商直播深度融合。通過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將村民誠信行為與產業發展掛鉤,評選“信用戶”,信用等級高的農戶可優先享受貸款優惠、培訓資源等政策支持。村黨總支書記李邦儉牽頭成立合作社,注冊“屯生”西瓜品牌,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12名青年主播中80%為信用戶,帶動全村農戶參與電商供應鏈。
在直播模式上,黃屯村不斷創新。主播們將直播間搬到瓜田,通過展示西瓜生長環境、糖度檢測、現場試吃等環節,強化消費者對“屯生”西瓜“皮薄瓤紅、脆甜多汁”的品質認知。今年西瓜上市期間,單日最高訂單量達2000單。
為了給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讓“小屏幕”撬動更大的市場,碭山縣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電商培訓。縣商務局聯合多部門開展電商業務培訓,涵蓋電商基礎知識、店鋪運營、直播帶貨等內容。在朱樓鎮、趙屯鎮、官莊壩鎮舉辦多場電商公益培訓活動,對電商從業人員開展直播專題培訓,累計培訓百余人;在高鐵新區開展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累計培訓60余人次。“通過系統培訓,許多農民從電商‘小白’變成了電商達人,不僅能熟練運用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還學會利用直播帶貨拓寬銷售渠道。”碭山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電商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物流網絡。碭山縣整合現有物流平臺和資源,建立快遞共配專線,實現縣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全覆蓋。目前,該縣已形成以郵政農產品基地倉儲中心、交通商貿物流園、玄廟冷鏈物流園等冷鏈物流基地為引領,申雪冷鏈、幕天冷鏈等冷鏈物流企業為核心,全縣各鎮冷庫為支點的冷鏈物流體系,為電商物流企業提供配套服務,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如今的碭山,農村電商發展成績斐然。截至目前,全縣擁有電商企業近4000家,網店和微商近6萬家,帶動10余萬人就業創業。碭山縣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是農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記者 路楊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取“智”于外 扎“根”于土 08-28
-
2筑文化新地標 賦城市新動能 08-27
-
3陽臺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27
-
4楊軍走訪慰問抗戰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 08-26
-
5市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08-14
-
6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