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小鎮的“突圍”之道
驅車從宿州城區出發,沿省道向北行駛兩個多小時,便抵達皖蘇兩省交界地帶的靈璧縣朝陽鎮。這里地處五鎮接壤之處,曾因邊遠區位、人多地少、鎮情復雜的三重制約徘徊在發展的 “邊緣地帶”。如今,走進這片土地,百畝山核桃園碩果滿枝,標準化養牛場里牛群壯實,九頂山溶洞文旅項目建設正酣,村民在 “蓮心亭” 里談笑風生…… 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徐徐展開。
近年來,朝陽鎮以 “破局者” 的姿態,理清“12345”工作思路,緊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跳出行政區劃局限,探索跨區域協同發展路徑,在產業協同、基礎建設、基層治理三大領域持續發力,成功走出了一條從“地理邊緣”蝶變為“發展樞紐”的突圍之路。

航拍靈璧縣朝陽鎮陸圩村。記者 蔣幫煜 攝
產業協同促振興
幾場秋雨過后,陸圩村的百畝山核桃,滿枝翠綠,碩果累累;挺拔的玉米稈上,掛滿了沉甸甸的玉米穗。“要想富,產業布。咱村的土壤和氣候,種薄殼山核桃再合適不過!”在朝陽鎮陸圩村的山核桃種植基地,村黨總支書記邱宗伍的話語里滿是自信。為了種好這顆 “致富果”,他多次邀請林業專家進村指導,采用科學有機種植技術。去年,基地首茬收獲近4000斤山核桃,為村集體增收4萬元,更讓村民看到了特色產業的潛力。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 “壓艙石”,也是朝陽鎮突圍的核心抓手。該鎮堅持 “一村一品” 思路,立足資源稟賦,構建起 “村級產業筑基、龍頭企業帶動、文旅融合賦能” 的三級產業發展體系,陸圩村的山核桃、大湖村的黃牛養殖、孟邵村的螞蟥養殖、趙莊村的果蔬種植、部分村莊的分布式光伏與中草藥種植……如今,全鎮16個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 “當家產業”。龍頭企業是產業升級的 “引擎”。朝陽鎮培育出靈璧縣九頂山純凈水有限公司、田園風光家庭農場、大湖村養牛場等一批龍頭企業。今年上半年,朝陽鎮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村均達34.81萬元。
更具突破性的是,朝陽鎮主動對接毗鄰的徐州空港新區,將自身產業融入跨省產業鏈。該鎮以邵埝村為切入點,規劃建設科技產業園,重點承接徐州空港新區在現代物流、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產業輻射。對接中國礦業大學,完成九頂山溶洞地質環境探測,摸清了文旅資源“家底”。在此基礎上,朝陽鎮整合九頂水庫、九頂山溶洞、紅色革命舊址等資源,積極構建“五位一體”鄉村旅游經濟帶。“下一步,我們將對接東部徐州九頂山野生動物園、九頂山軍事文旅小鎮,推出跨省鄉村旅游線路,讓更多游客走進朝陽、留在朝陽。”靈璧縣朝陽鎮黨委書記宋銳說。
基礎建設夯根基
“以前耕地零散得像‘補丁’,收割時機器都開不進去。現在‘小田并大田’,統一深耕、統一種植,成本降了,收入還漲了!” 陸圩村村民李世云算起自家的 “收益賬”:“小田并大田”后,每年能拿到 800-1000元/畝的租金,自己還能在基地打工,每月再賺3000多元,“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近年來,朝陽鎮以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為抓手,大力推進 “小田并大田” 改革,通過村集體統一協調、農戶自愿參與的方式,將零散地塊整合為連片大田。截至目前,全鎮已完成 “小田并大田” 面積1.2萬畝,整合后的土地不僅便于機械化作業,還通過托管服務為村集體帶來穩定收入。朝陽鎮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投資2240萬元實施了楊橋高標準農田項目,總治理面積1.2萬畝,共疏浚大中小溝渠107條,新建板橋109座,涵管橋85座,節制閘2座,新打機井25眼,改建混凝土道路15.1公里,讓 “望天田” 變成 “豐產田”;投資2300萬元對三渠溝上游水系進行綜合治理,投資562萬元實施孟家溝朝陽鎮區段護坡項目,解決雨季洪澇隱患;投資142萬元建設小型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條件。
交通是 “經濟動脈”,對于邊界鄉鎮而言尤為重要。朝陽鎮采取 “村委會牽頭+村民自籌” 的模式,發動群眾參與道路建設,目前已修建村內道路68條,總長6600米,惠及526戶村民。該鎮還投入800多萬元對鎮區路網進行全面改造,其中:投資128萬元興修教育路,投資85 萬元對復興路實施提質改造,投資548萬元對朝陽老街中心路和府前路改造拓寬,投資160萬元重修金利街路面,方便了群眾日常經營和出行。同時對主要干道全面改造提升,投資620萬元對朝陳路拓寬升級,投資340萬元對九花路拓寬升級,為產業發展打通了“運輸通道”。
基層治理提質效
“我把村里的‘爛泥塘’修成了荷花圍繞的‘蓮心亭’,每到晚上,村民們聚在亭子里納涼閑談,鄰里間的小摩擦也在說笑中得以化解。”邱宗伍指著陸圩村的 “蓮心亭” 介紹,如今這里不僅是村民的休閑場所,還是村干部的 “流動辦公點”—— 村干部搬個小馬扎坐在村民中間,聽建議、解難題,很多矛盾在談笑間就化解了。基層治理是邊界鄉鎮發展的 “穩定器”。朝陽鎮堅持黨建引領,構建 “自治、法治、德治” 相結合的治理體系,讓治理效能 “跨” 出村域、“融” 入民心。
在組織建設上,朝陽鎮健全網絡化管理體系,將全鎮劃分為16個村級網格、132個村民小組網格,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64名。今年以來,網格員累計開展平安巡邏3168次,排查矛盾糾紛79件,化解63件,其中高風險20件,化解18件,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該鎮還以黨建聯建為紐帶,與江蘇睢寧縣的鄰近鄉鎮開展“邊界黨建共建”活動,建立矛盾聯調、平安聯創機制,共同解決邊界地區的土地糾紛、環境治理等問題,打破了“行政區劃壁壘”。在鄉風文明建設上,朝陽鎮大力整治厚葬薄養、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通過制定村規民約、評選“文明家庭”“好媳婦”、開展以弘揚“六尺巷”精神為核心的四季村晚等活動,引導村民樹立文明新風。同時,該鎮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完善留守老人探訪關愛制度,建設村級養老服務站,定期為老人提供健康體檢、生活照料等服務,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落到實處。
民生保障的持續加強,讓治理成果惠及更多群眾。朝陽鎮以“垃圾清理、污水處理、廁所改造、村容提升”為重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截至目前,全鎮完成衛生戶廁改造350戶,建成村級污水處理站2座,讓鄉村“顏值” 更高、生態更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舉辦大型演出8場、培訓講座20余場、送戲下鄉16場、公益電影放映80場;推進美麗集鎮建設,以“環境整治、功能完善、風貌塑造”為重點,提升集鎮綜合承載能力,讓邊界小鎮更有“煙火氣”和“歸屬感”。
如今,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朝陽鎮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在跨區域協同發展的道路上持續探索,書寫著邊界小鎮的新傳奇。
■ 記者 楊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全國最大“煤電+熔鹽”儲能項目投運 09-01
-
3謝雙磊:一磚一瓦“鑲”出匠心路 08-30
-
4宿州市新增兩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08-30
-
5上半年全市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2億元 08-28
-
6筑文化新地標 賦城市新動能 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