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時代蝶變
記者 邵子育
淮河,這條承載數千年文明的母親河,曾因“十年九災”讓沿岸百姓飽受水患之苦。如今,隨著治水工程的縱深推進與流域發展的協同發力,28孔蚌埠閘的清流滋養沃野,淮濱中心港的貨輪通江達海,阜南莊臺的新居承載幸福,霍邱柳編的經緯編織財富,濱海水利工程的堅盾守護安瀾——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業興、民富”的畫卷,正在千里淮河兩岸徐徐展開。
8月25日,2025年“千里淮河今安瀾 行走淮河”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安徽省蚌埠市正式啟動。由中央及沿淮省市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從這座“淮畔明珠”出發,沿淮而下,用5天時間跨越皖、豫、蘇三省五市,以腳步丈量河流變遷,以鏡頭記錄民生溫度,沉浸式探尋淮河從“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變密碼,見證沿岸人民與水共生、與水共興的時代故事。
筑牢安瀾屏障
從“被動抗洪”到“主動防御”
淮河的變遷,始于水利。作為我國歷史上“最難治理的河流”,淮河曾因“大雨大災、小雨小災”讓沿岸百姓飽受水患。如今,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落地,讓這條河流實現了從“被動抗洪”到“主動防御”的根本性轉變。

蚌埠閘。
在蚌埠閘水利樞紐,28孔閘門整齊排列,清澈的淮河水平穩流過,滋養著下游的平疇沃野。“蚌埠閘不僅是淮河的重要控水節點,更見證了治淮事業的百年變遷。”蚌埠閘工程管理處副主任李潔介紹,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壩圍堰,到如今的現代化水利樞紐,蚌埠閘樞紐的每一次升級,都意味著淮河防洪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如果說蚌埠閘是淮河中游的“調節閥”,那么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就是淮河流域的“定海神針”。站在78公里長的主壩上,巍峨的堤壩與整齊排列的49孔淺孔閘、12孔深孔閘一字排開,盡顯“水利豐碑”的氣勢。“這是淮河流域重要的防洪控制性工程,防洪標準達100年一遇,總投資22.67億元,其在淮河中游的戰略意義相當于長江三峽和黃河小浪底。”安徽省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水旱災害防御辦公室副主任湯黎明介紹,工程建成以來,有效攔截淮河上游洪水,守護著中下游千萬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霍邱乃至整個淮河中游的發展筑起了“安全屏障”。
在淮河下游的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所屬工程建設正酣。淮河入海水道二期作為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戰略性水利工程之一,總概算投資439.8億元,僅濱海縣境內就有62.5公里泓道擴挖、堤防加固及樞紐擴建任務。“工程于2022年7月開工,預計2029年7月完工。”鹽城市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倉基俊指著工程藍圖介紹,工程建成后,洪澤湖防洪標準將從100年一遇提升到300年一遇,能有效保障淮河下游2000萬群眾、3000萬畝農田的安全。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以團結奮斗致敬歷史開創未來 09-05
-
31至7月宿州市經濟運行向優向新 09-03
-
41.97億元助學貸款護航學子逐夢 09-02
-
5全國最大“煤電+熔鹽”儲能項目投運 09-01
-
6謝雙磊:一磚一瓦“鑲”出匠心路 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