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民政局多點發力推進“社會救助一件事”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通訊員 胡笑銘)近年來,碭山縣民政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以高效辦成“社會救助一件事”為切入點,扎實推動社會救助實現從“多頭奔跑、人找政策、單一救助”到“集成服務、政策找人、綜合幫扶”躍升。
暢通“制度鏈”,凝聚強大救助合力。聚焦社會救助辦理涉及部門多、救助事項多導致困難群眾多頭跑、折返跑等問題,在15個鎮(園區)和175個村(社區)設立“民政服務窗口”和“救急難”互助社,嚴格落實“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并按救助權限向相關職能部門轉辦,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強化制度創新,積極打造“窗口受理、幫辦代辦、動態監測”服務閉環監管模式。跨部門政策集成形成救助矩陣,構建“三維協同”體系,縱向貫通“縣-鎮-村”三級聯動,橫向聯動15部門實現數據每月共享。建立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低保標準從2021年625元/月提升至農村低保722元/月、城市低保780元/月,增幅分別達15.5%和24.8%。五年累計發放低保資金超8億元,動態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提升“效率鏈”,跑出社會救助速度。持續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簡化辦事程序,優化審批流程,社會救助審批辦結時限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縮減至10個工作日,群眾滿意度大大提高。以數字化推動流程再造,機制效能顯著躍升。全面推行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與“全程網辦”服務,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即可隨時隨地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救助率達100%。創新“因戶因人施救”精準認定,密切關注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狀況,嚴格落實就業成本扣減、低保漸退幫扶、重病重殘“單人?!钡日?,推動社會救助提質增效。經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900余名困難群眾被及時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人”。
優化“服務鏈”,構建民生幸福閉環。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積極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的便捷性、透明度與多元性。聚焦困難群眾多元化需求,積極推行“資金+物資+服務”救助模式,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各類惠農補貼2億余元,惠及困難群眾10.4萬人。依托聯辦機制,可同步申請民政救助與專項救助,實現多部門合作,分類審批,綜合施救。創新打造“善行碭山”慈善項目,構建“政府兜底+慈善補充+社會參與”機制,采用“批量定制+個案管理”模式服務多元需求,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各類生活物資及慰問金2萬余元,“慈善一日捐”活動現場為10名困境大學生發放資金3萬元。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第30屆碭山采梨節9月12日開幕 09-08
-
3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09-05
-
4以團結奮斗致敬歷史開創未來 09-05
-
51至7月宿州市經濟運行向優向新 09-03
-
61.97億元助學貸款護航學子逐夢 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