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國防教育 傳承紅色基因
近日,由泗縣關工委、泗縣教體局、團縣委等單位聯合組織開展的“游基地、學黨史”活動,讓青少年在皖東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上青烈士紀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通過實物、圖片和文字,感受歷史的溫度。
在泗縣這片曾經灑滿革命熱血的土地上,全民國防教育正以創新的形式煥發新生。該縣結合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一系列特色鮮明的國防教育活動,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防教育體系。

泗縣彭雪楓小學學生在泗縣烈士陵園參觀陳列的武器裝備。陳子杰 攝
從歷史走到現實 紅色資源“活”起來
泗縣劉圩鎮濉河烽火園,在秋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園內,“小小傳紅人”志愿服務隊的小講解員們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述發生在皖東北大地上的革命故事。這些來自泗縣江上青小學的小講解員經過培訓,不僅掌握了地方革命歷史知識,更在一次次講解中深化了對紅色精神的理解。
泗縣退役老兵黃清深有感觸地說:“我們舉辦此次活動,是希望通過一件件珍貴實物、一張張生動圖片、一段段翔實史料,帶領孩子們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追尋紅色記憶中汲取精神力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通過培養小學生擔任紅色講解員,我們有效破解了國防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劉圩鎮宣傳委員韓雪表示,“小小傳紅人”志愿服務隊是劉圩鎮創新國防教育的重要舉措。該志愿服務項目搭建了退役老兵與青少年的交流橋梁,讓歷史的親歷者與傳承者實現代際對話,使紅色故事煥發新的生命力。
從活動走向體系 國防教育課程化
九三閱兵當天,泗縣彭雪楓小學全體師生齊聚報告廳觀看閱兵直播。屏幕上,受閱將士氣宇軒昂;屏幕前,孩子們聚精會神、掌聲不斷。“集體觀看閱兵,是一堂效果很好的思政課。”校長孫成蕾說。
2011年11月,為紀念彭雪楓將軍,泗城二小更名為泗縣彭雪楓小學,并被確立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3年,經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認定,該校為國防教育示范學校。
這所以彭雪楓命名的學校,將國防教育深度融入辦學特色:建立雪楓長廊、成立拂曉劇團、開展主題演講、編寫校本教材《雪白千里楓紅萬年》、祭掃烈士墓……國防教育已經從單一活動發展為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是我們的重要使命。”孫成蕾表示,“強化國防教育、灌注家國情懷,這必定是一所培育新人的搖籃。”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傳承 教育模式創新化
泗縣國防教育最顯著的特點,是實現了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傳承”的轉變。“小小傳紅人”志愿服務項目讓青少年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播主體;彭雪楓小學的學生走上街頭,宣講烈士事跡;各學校組織開展的國防知識競賽、軍事技能訓練等活動,都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體驗。
這種轉變帶來了顯著效果。“當孩子們從聆聽者變為講述者,從學習者成為實踐者,國防教育才能真正入腦入心。”泗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泗縣的國防教育打破校園的圍墻,構建了全社會參與的教育生態。退役軍人指導學校國防教育活動;“五老”人員擔任紅色教育基地講解員;各部門協同配合,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軍地密切配合、社會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參與的國防教育工作機制。
如今,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讓國防教育在泗縣呈現出蓬勃生機。適齡青年參軍報國熱情高漲,雙擁工作成效顯著,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已成為社會共識。
■通訊員 許敏 王寶林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楊軍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09-26
-
3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09-26
-
4楊軍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 09-24
-
5市委黨校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舉行 09-24
-
6宿州首店規模創歷史新高 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