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
綿綿秋雨讓農作物恣意地生長,淺秋的大地被濃綠覆蓋。在外忙活了一個星期,今天總算回家了,房前屋后轉一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特別是那棵南瓜的長勢帶著詩情畫意,讓我賞心悅目,驚嘆不已。
這棵南瓜是我從集市上“淘”來的。那是草長鶯飛的四月天里,集市上擺滿了菜農們精心培育的蔬菜瓜果幼苗,供人們挑選移栽。我家的庭院恰有一片園地,母親在世的時候,園里一年四季長滿了蔬菜;母親走了以后,園地就閑置下來了。集市上的蔬菜瓜果幼苗在我的心里萌發了重整菜園的念頭。在挑選了辣椒、西紅柿等幼苗的同時,菜農又向我推薦南瓜秧苗來:“這南瓜又面又甜,要不來上幾棵?”價格都是以角計算的,我笑著接受了菜農的建議,一下子買了10多棵,反正南瓜不像花花草草那么矯情,它適應性強,房前屋后、墻角樹下都能種植。
南瓜是一道鄉村美食。母親在世的時候,點種的南瓜結得又多又大,有青南瓜,有黃南瓜,有早南瓜,有晚南瓜,從夏到秋,飯桌上少不了南瓜菜。青南瓜配辣椒炒著吃特別入味,脆嫩爽口。黃南瓜配大米煮稀飯,軟糯香甜。暑假的時候,姑媽、姨媽家的孩子都喜歡到我們家度假,這不僅是因為我這個稍大一點的哥哥帶著他們玩得開心,更重要的是母親做的家常菜,特別是南瓜粥讓他們大飽口福,才10歲的小表弟一口氣能喝上兩碗呢,別看這粗菜淡飯,把我們一個個養得胖嘟嘟的,暑假成了我們共同成長的美食季和快樂季。
因此,我對南瓜情有獨鐘。
種南瓜是我最上心的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南瓜栽到地里,給它們安了家。由于陽光炙熱,我學著母親的法兒,在南瓜栽植之初處于扶幼階段,生命脆弱的時候,摘下巴掌大的青桐樹葉護蓋幼苗,等到成活立苗后,揭開青桐樹葉,任由生長。
一場風雨過后,南瓜涂滿了泥漿,葉片被雨滴擊穿,出現了一道道傷痕,可這頑強的小生命倔強地仰起頭,無聲無息地自我療傷,向陽而生,給人一種不懼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我的南瓜折損了大半,原來,鄰居家的山羊掙脫羊圈,跑了出來,讓8棵南瓜遭受滅頂之災。鄰居大叔要買幾個南瓜補償我,我開玩笑地說:“把那只羊宰了給我燴羊湯!”一句話,把大叔也逗樂了。
僅剩3棵南瓜了,我時不時地會給它們澆點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實,南瓜的生長能力遠超出我的想象,它們有一種“我的青春我做主”的瘋狂,就拿我家偏房屋后面的那棵南瓜來說吧,平常看不出它的生長速度,但一場雨水過后,南瓜一鳴驚人,它的藤蔓爬滿了幾間屋的面積,仿佛這一方天地就是它主宰的世界。更神奇的是南瓜藤蔓上好多伸展的莖尖四處翹楚,帶著無往而不勝的信念,爬到樹上,墻壁上,甚至鄰居家的雞棚上,真不知它的占有欲有多強!更為有趣的是,有一個南瓜頭爬到我的窗臺,纏繞在防盜窗的不銹鋼圓柱上,仿佛要窺探我的秘密,這也太輕視主人了吧!我正想著要把它扯下來,可一覺醒來,我的眼前一亮,一朵金色的黃花絢麗綻放,沾著露珠,晶瑩剔透;花朵下面連著一個剛剛孕育出的幼果,少年的青澀模樣。有花,有果,還有理想,有成熟,這種自然塑造的風景讓多少盆景花卉黯然失色。讓它陪著我吧,一直陪著我,愛它的友好,愛它的美麗,愛它輸送的情緒價值。
南瓜掛果以后,總是藏在寬闊的葉片下面,像少女一般羞羞答答的,低調內斂,不肯示人。等到膨大以后,才會顯山露水,那個時候它已經走向成熟,走向人們的餐桌。我家的南瓜結的是長條形青南瓜,形體肥碩,肉質鮮美。那天,我的發小心如到家里作客,欣賞我的南瓜景,瞅見那個成熟的青皮南瓜,說是一道好菜,要嘗嘗鮮。這個饞貓,小時候吃了那么多的南瓜還沒吃夠呀!我整了幾個下酒菜,當然主打的就是一大盤酸醋南瓜絲。那一夜,我們嚼著南瓜絲,喝著他從外地帶回來的老酒,回憶小時候下水摸魚,上樹打棗,品味著濃濃的鄉愁,一直聊到月上中天。
南瓜秧長勢繁茂,但結出的南瓜數量卻有些不盡如人意,尤其是跟母親過去種植的南瓜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我向有經驗的陳大嬸討教緣由。陳大嬸來到我家一看,給出了答案,原來南瓜結果稀疏是因為秧體生長過旺造成的原因。她教我要進行人工調控,節制南瓜藤蔓的旺長,還現場進行了示范操作,采取了一些控旺措施。臨走時,不忘叮囑我說,多余的南瓜頭要及時掐掉,但不要扔掉,炒著吃也是一道好菜。南瓜頭味道鮮美,不僅出現在農家餐桌上,還登上了飯店的大雅之堂。
做飯是我的短板,但我用土法也能把飯菜煮熟。我把南瓜頭切碎,攪入幾個破殼的雞蛋,添加油鹽姜蒜等佐料,放在電飯鍋上蒸熟,吃起來原汁原味,不輸飯店的味道。
領會了陳大嬸的南瓜管理秘訣,我家的南瓜不僅掛果率增加了,還讓我時不時地品嘗到南瓜頭的美味佳肴,一舉兩得。生活處處皆學問,來自民間的智慧是多么珍貴呀!
“陳大嬸,開門!”一大早,我送上門來的兩個大南瓜讓陳大嬸露出了滿臉的驚喜;與陳大嬸分享豐收的果實,我的心里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與快樂。
□王緒謙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09-26
-
2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09-26
-
3楊軍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 09-24
-
4市委黨校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舉行 09-24
-
5宿州首店規模創歷史新高 09-23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