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更好地前行
2025年9月29日凌晨,宿城還在夢鄉中。拂曉報社印刷車間內燈火通明、機器高速運轉。像往常一樣,《拂曉報》第18185期報紙即將完成印刷,送往千家萬戶。
這一天是《拂曉報》創刊87周年紀念日,在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重要節點,尤具紀念意義!從1938到2025,數字無言,標注這份報紙的紅色基因;歲月無聲,見證這份報紙的初心使命。
歷史長河,時序更替。是什么讓《拂曉報》如磐堅守初心使命?我們回撥時間指針,用多重視角審視,或許就能看清其中蘊含的價值與意義。
這是一份受到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切關懷的報紙——
《拂曉報》誕生于抗日烽火中。1938年9月29日,在新四軍游擊支隊誓師東征之前,為了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鼓舞軍民士氣,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雪楓倡議創辦拂曉報,并親筆題寫報頭和發刊詞。他在創刊詞中寫道:“拂曉代表著朝氣、希望、革命、勇敢、進取、邁進、有為,勝利就要到來的意思……拂曉催我們斗爭,拂曉引來了光明……”此后,彭雪楓同志像治軍一樣精心指導辦報。他犧牲后的遺物中就有一份完整的《拂曉報》合訂本,封面上留有他的手跡:“心血的結晶。”
對于《拂曉報》,毛主席早就關注,曾多次表揚?!斗鲿詧蟆钒l行百期之日,毛主席為之題詞——“堅持游擊戰爭”,并在給彭雪楓同志的信中說:“《拂曉報》看了幾期,報紙辦得好,祝同志們繼續努力,作出更好的成績。”主席的題詞和回信讓報社全體人員倍感溫暖和振奮。此外,在不同時期,周恩來、劉少奇、鄧子恢、陳毅、王稼祥、譚震林、張愛萍、張震等同志也給予《拂曉報》充分肯定。
聲聲深情問候、句句殷切囑托,激勵著老一輩拂曉報人高舉紅色旗幟,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播撒革命思想,傳遞勝利希望。
這是一份始終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報紙——
“《拂曉報》是黨報,同時也是人民的報紙?!迸硌魍镜倪@句話成為《拂曉報》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斗鲿詧蟆穭摽找彩遣筷爾|征之日,附近群眾夾道歡送。暖心場景讓老一輩拂曉報人深感“人民”二字重若千鈞。他們與戰士同戰斗,與群眾同勞動,以生動樸實的文字寫下一篇又一篇精品力作。
記錄可親可敬的戰斗英雄,發布提振士氣的勝利捷報,展現根據地群眾的新生活,同時開設“拂曉副刊”“大眾文藝”等欄目,開展“每日一字”“抗戰常識問答”等活動……抗戰時期,拂曉報人扎根敵后,與群眾深情互動,用文字的力量激發必勝信念,如同橋梁紐帶連接著黨心和民心?!拔覀兊膱蠹??!比罕妼Α斗鲿詧蟆返脑u價,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拂曉報》始終堅守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描繪宿州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圖景,熱情謳歌宿州人民拼搏奮斗的火熱生活,為“新聞工作屬于人民,新聞工作者就是群眾工作者”寫下生動注腳。
這是一份永葆改革創新活力的報紙——
戰爭年代,戰斗打響在哪里,拂曉報人就辦報到哪里。大家立下宏愿:殫精竭慮,艱苦創業,一定要把《拂曉報》辦好。鏗鏘誓言,響亮如昨。在彭雪楓同志的帶領下,報社人員在版面編排、印刷質量、文風改進等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努力讓報紙的形式和內容貼近生活、服務群眾?!斗鲿詧蟆肪痛寺曊鹪ヌK皖邊區,走到大城市,走向世界各地。
時代大潮奔涌,創新步履不歇。身處媒體融合格局,新一代拂曉報人向“新”而行,為“融”聚力,著力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突破傳統采編和管理經營模式,提升《拂曉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今天的《拂曉報》不再是一張紙、一個維度,而是集報、網、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矩陣,時刻堅守黨的輿論陣地,弘揚時代主旋律,為人民群眾鼓與呼。
87載光陰流轉,從“鉛與火”到“光與電”,從 “數與網”到“云與智”,變的是新聞傳播形態,不變的是《拂曉報》永遠的初心使命。
金秋時節,皖北大地鋪展多彩畫卷。在由時間書寫的豐收史詩中,專屬于《拂曉報》的紅色華章已然在列!
記者 蔡建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09-26
-
3楊軍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 09-24
-
4市委黨校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舉行 09-24
-
5宿州首店規模創歷史新高 09-23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