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煥新顏
曾經班子渙散、集體經濟薄弱的蕭縣祖樓鎮孫樓村,如今已成為全縣集體經濟和基層治理先進村。該村以黨建為引領,聚焦“強治理、促發展、惠民生”,通過建強班子、激活產業、優化服務“三駕馬車”,實現了從“治理洼地”到振興示范的華麗轉身。
建強班子 筑牢治理“主心骨”
“基層治理行不行,關鍵看班子硬不硬。”孫樓村黨總支書記季書彬一語道出轉變的關鍵。面對以往班子戰斗力不強的問題,村黨組織推動隊伍“換血升級”,如今村“兩委”成員平均年齡34歲,全部具備大專以上學歷。通過赴山東壽光、浙江杭州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地實際開展研討,村干部視野拓寬、能力提升。完善組織機制,進一步凝聚合力,打造出一支“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骨干隊伍。
激活產業 夯實發展“硬支撐”
孫樓村將產業發展作為治理提升的關鍵抓手,依托“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流轉土地860余畝,2024年合作社收入達42.4萬元,占村集體收入的68%。村集體還盤活閑置土地20余畝,發展苗圃庭院經濟,種植連翹、紫薇等苗木3.4萬余株,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作為“書記領辦項目”,村里重點發展香椿、番茄等反季節蔬菜和辣椒制種產業,建成7座現代化溫室大棚,其中2座由村“兩委”墊資建設,帶動2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62.38萬元,預計2025年將超百萬元。
優化服務 提升群眾“幸福感”
孫樓村堅持“治理好不好,群眾說了算”,積極織密“民生服務網”。通過“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機制,及時排查調處矛盾,連續三年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里還組建多支志愿服務隊,圍繞留守兒童、老年人等群體開展幫辦代辦、健康監測、心理疏導等服務,2025年以來已開展活動27次,惠及600余人次。
結合信用村建設,孫樓村建成信用廣場和積分超市,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庭院”等典型18個,引導村民參與村級事務,推動鄉風文明與人居環境同步提升。
通訊員 王圣杰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訪企聚才”優服務 凝心聚力促發展 09-30
-
2楊軍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09-26
-
3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09-26
-
4楊軍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 09-24
-
5市委黨校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舉行 09-24
-
6宿州首店規模創歷史新高 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