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超額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任務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記者 邵子育)日前,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林業局聚焦美國白蛾及舟蛾類楊樹食葉害蟲防控核心任務,緊扣蟲情發生關鍵節點,堅持“飛機施藥防治為主、地面綜合防控為輔”總策略,統籌推進監測預警、分類施策、聯防聯治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防治任務224.32萬畝次,占省下達績效任務185.2萬畝次的121.12%,美國白蛾實現輕度以下發生,疫情持續可控,舟蛾類食葉害蟲“有蟲不成災”,有力保障全市森林資源與生態安全。
上半年,全市四縣一區共98個鄉鎮出現疫情,呈零星分布態勢。通過設置126個誘捕燈(器)監測,累計誘捕美國白蛾成蟲150頭,其中越冬代成蟲占比96.7%(145頭),第一代成蟲僅誘捕5頭。經“飛防+地防”綜合治理后,蟲口基數大幅下降,全市發生面積12.51萬畝(均為輕度發生),較去年同期減少3.32萬畝。7月中旬至8月下旬,全市開展第二代幼蟲網幕期普查,覆蓋楊樹、欒樹等喬木,蘋果、梨等經濟林,白蠟、小葉冬青等灌木及部分農作物,重點排查自然村、木材集散地、交通沿線等人員活動頻繁區域。此次普查共出動人力748人次、車輛353臺次,投入經費21.08萬元,調查面積244.29萬畝、樹木6272.02萬株,摸清核心數據。
為確保防控工作落地見效,我市年初印發《宿州市2025年度美國白蛾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將防治績效目標分解至各縣區,在普查防治關鍵期印發《關于做好美國白蛾越冬代成蟲監測預報工作的通知》《關于扎實開展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提示函》等文件,明確責任分工與操作規范,確保防控工作有序推進。構建“測報燈+誘捕器”監測網絡,全市設置蟲情測報燈84臺、信息素(性)誘捕器42套,安排專人定時觀測、清查、上報數據,精準掌握成蟲羽化動態,及時發布蟲情預報,為幼蟲期防治提供科學依據。堅持“主防第一代,查防二、三代”策略。第一代幼蟲期整合飛防、地面物理防治、黑光燈誘殺、釋放周氏嚙小蜂(生物天敵)等措施,開展空地綜合防治;第二代針對舟蛾類害蟲,組織埇橋區、靈璧縣及市林業局同步開展飛防與地防,實現“一防多蟲”。加強與省內外毗鄰區域的信息共享與技術交流,主動發送飛防協調函,掌握毗鄰地區蟲情、防治及特種養殖情況,科學規劃飛防路線與避讓區域,避免次生災害,提升整體防控效果。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全市項目投資工作推進會召開 10-31
-
2全市“十五五”重點投資項目謀劃交流會召開 10-30
-
3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10-28
-
4全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工作調度會召開 10-27
-
5宿州“無廢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10-27
-
61至9月宿州市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4%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