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全會部署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拂曉報評論員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專章部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明確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兼顧當前與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為 “十五五”時期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為農業大市,宿州素有“果海糧倉”的美譽。近年來,我市立足資源稟賦與技術優勢,大力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先后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700余萬畝;“5+4+1”產業生態逐步構建,連續24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碭山酥梨、符離集燒雞等特色農產品向精深加工邁進,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與預制菜企業規模領跑全省,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然而,從區域發展實際看,宿州雖是農業大市,但不是農業強市,基本處在農業全產業鏈的“供應端”,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偏低、產業融合深度不足等問題仍客觀存在。從發展機遇看,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我市農業農村發展迎來了市場擴容、要素集聚、技術賦能、基礎設施聯通等多重機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既是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的現實路徑,更是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的核心舉措。
察大勢、觀大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宿州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核心在種業強基與科技賦能。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既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探索構建“政府+平臺+企業+聯盟”協同創新機制,注重改良傳統種植技術,加快農業生物育種更高水平創新;也要積極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智能化農機應用推廣,不斷拓展智慧農業、低空經濟等應用場景,讓科技真正扎根田間地頭。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產業延鏈與鄉村提質。要圍繞“5+4+1”產業集群,做好“土特產”文章,不斷完善和延長產業鏈條。大力培育綠色食品頭部企業,著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積極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要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差距。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完善鄉村建設實施機制,分類有序、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逐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實現城市與鄉村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路徑在穩扎穩打與久久為功。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兼顧目標導向與戰略耐心。要因地制宜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確保農民在產業鏈延伸中持續增收,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參與者和受益者。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意愿,通過示范引導、政策扶持等方式,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連著一年干,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全會部署落實,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在穩扎穩打中持續推進。
農業興則百業興,農民富則國家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繪制了清晰藍圖,只要我們牢牢把握全會精神,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筑牢“三農”根基,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提供堅實農業支撐,讓廣大農民群眾在現代化進程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
-
3全市招商引資大會召開 11-07
-
4宿州市商貿消費煥發“硬核”活力 11-07
-
5楊軍在埇橋區調研并宣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11-04
-
6鐘馗故里“轉”動“工業之軸” 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