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圖書館:打造“全齡友好”文化新空間
“媽媽,我們晚上也一起看書吧!”“好呀,你也是個愛書的孩子。”近日,一場名為“讓閱讀,成為孩子一生的光”的親子主題閱讀活動在宿州市圖書館溫馨開啟。孩子們在老師引導下探索書籍的奧秘;親子家庭沉浸式共讀《愛書的孩子》繪本故事,共享閱讀樂趣。在實踐環節,大家一同動手整理繪本,學習愛書護書知識,最后用DIY手工風琴卡冊為這次美妙的閱讀之旅留下獨特紀念。這場寓教于樂的活動,是宿州市圖書館成功轉型為開放式“城市文化客廳”的生動縮影。

宿州市圖書館親子共讀活動現場。尹飛玉 攝
空間重構,營造“全齡友好”文化場域。市圖書館秉持“全齡友好、動靜相宜”的原則,科學規劃了綜合閱覽、少兒活動、數字資源、老年閱覽等六大功能區。這里既有滿足深度閱讀的靜謐,也有包容親子互動與文化沙龍的活力,自然采光與綠植交織出“書香+生態”的沉浸氛圍。特別設置的無障礙閱讀區配備了盲文書籍與助視器,更于細節處彰顯人文關懷。智能化服務全面覆蓋,從“刷臉入館”到“掃碼即借”,從線下實體到線上海量資源,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無縫延伸。
服務創新,構建“精準滴灌”閱讀生態。市圖書館針對不同群體打造分層服務。面向青少年的“閱讀伴我成長”計劃、服務老年讀者的“銀齡書香”項目以及深入基層的“流動圖書角”網絡,精準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同時,通過打造經典詩詞誦讀會、大運河文化主題展等品牌IP,以及創新的親子“四能”(能讀、能講、能做、能演)行動,構建了獨特的文化影響力。此外,圖書館還積極推行“圖書館+”合作模式,與學校、社區、企業共建服務點,并依托逾1200名注冊志愿者的力量,推動文化服務走向社會化與常態化。
文化傳承,打造“活色生香”地方文脈。市圖書館系統建設的“宿州歷史文獻館”與地方文獻數據庫,讓古籍文獻從“藏”于深閨變為“活”于指尖。通過“文獻里的宿州”“節日里的宿州”等“歷史拾遺”系列品牌活動,以及廣受歡迎的“宿圖小課堂”短視頻,實現了傳統文化在新媒體端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傳播,讓宿州文脈在當代煥發新生。
一系列創新實踐,帶來了服務效能的跨越式提升。市圖書館年接待讀者量從2019年的41萬人次迅猛增長至2024年的181萬人次,讀者滿意度連續三年保持在95%以上。如今,這里不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核心場所,更成為外地游客了解宿州的文化打卡地。展望未來,市圖書館將繼續發揮“城市文化客廳”的陣地優勢,深化“閱讀+”跨界融合,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創新活動形式,致力于為每一位市民點亮閱讀之光,為城市繁榮注入不竭的文化動力。■ 記者 沈前程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特色農產品省農博會上大放異彩 11-15
-
2前三季度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11-10
-
3全市招商引資大會召開 11-07
-
4宿州市商貿消費煥發“硬核”活力 11-07
-
5楊軍在埇橋區調研并宣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11-04
-
6鐘馗故里“轉”動“工業之軸” 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