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江淮改革實景圖】再踏層峰辟新天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中國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村改革從安徽發端,安徽素有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優良基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安徽考察,深刻指明安徽改革開放的重要地位、奮進目標和方法路徑,賦予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安徽各級黨員干部牢記囑托,從“六破六立”入手,開展思想大解放,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深度進軍,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辦成了一大批具有標志性牽引性的大事要事,創造出讓全國喝彩、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全局謀勢,關鍵落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體制改革牽一發動全身,對其他領域改革具有重要影響,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安徽著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通過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創建一流營商環境等改革,推動第一生產力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經濟總量十年間連跨三個萬億元臺階,實現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歷史性跨越。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安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林長制、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等改革推向全國。去年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創新建立“民聲呼應”平臺體系,傾力傾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成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
憑海臨風,海天壯闊。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安徽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個最大機遇、最大動能、最大紅利,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樹立“向海而興、借船出海”的開放意識,建好安徽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投資安徽行”等品牌,推進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外貿規模居中部第一、全國第十。
當前,安徽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是一方干事創業的沃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有的改革堵點還沒完全打通,開放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胸懷夢想的遠征,尤需逢山開路的闖勁;前無古人的事業,呼喚鍥而不舍的篤行。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只有繼續堅定不移地吃“改革飯”、走“開放路”,做促進派、當實干家,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才能打開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新天地。
本報評論員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



